本文转自:文汇报
唐盛昌
唐盛昌
今天的教育若能培养出适应智能时代所需要的人才,我们的教育才能从平庸走向伟大。教育是终生的准备与超越,这是我一直在基础教育领域持续探索的动因。在上海中学任校长24年,之后持续在上海市基础教育国际课程比较所担任所长,我一直在思考我国建设教育强国过程中,学校教育如何在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中,大力推进面向智能社会的创新人才早期培育。
基础教育应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人才根基。基础教育是培养未来人才创造潜能的关键期,在促进自主创新体系建立方面要承担切实的责任。在“点”上,加强对资优生创新潜质开发是促进基础教育与自主创新体系衔接的关键;在“面”上,要在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的背景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潜能开发。基础教育是否能够源源不断地提供一大批富有创新潜质且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将直接关系到创新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培养速度与高度。
我一直提倡中国需要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学,在国际性与民族性的统一上闯出新路,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中国特色的学校发展核心竞争力。既要在实现教育高位优质均衡中关注每一个学生潜能的发挥,又要着眼于未来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上中将踏准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的步伐,为发展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特色的现代优质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谨以此寄语上海中学建校160周年,也祝愿上海中学能够为我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培育出更多更好的各行各业优秀人才。(作者为上海市上海中学原校长、正高级教师、上海市首届教育功臣、上海市首届杰出人才)
五五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