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16日,伊朗与以色列的冲突进入第四天,战况愈演愈烈,牵动着全球目光,这场战争不仅关乎中东地区的地缘格局,更因美、英、俄等大国的介入而充满变数。 冲突的双方都不是软柿子,以色列仗着美国支持和自身强大的情报机构,多次暗杀伊朗高官员,而伊朗拉着周围的武装组织,多线对以色列展开轰炸,让以色列苦不堪言。 截止到目前,双方都尽现颓势,伊朗这边,国内的“投降派”影响士气,以色列这边,美国的援助过不来,自己又扛不住炸,想要破局,唯有孤注一掷才行! 那么,以色列和伊朗如今都面临着怎样的处境?当今中东的局势将如何迎来破局之法? 以色列疲惫之势尽显 尽管以色列在军事上取得了明显优势,连续摧毁伊朗多个核心防御目标,但它的内部已经在多轮战争中陷入严重困境。 以色列的经济正处于崩溃边缘,连续一年多的战争使其制造业和国防工业遭受重创,以色列依靠美国的援助和“战时经济”勉强维持,但资源正在迅速枯竭。
军事方面,以色列的反导系统几乎被打穿,铁穹、大卫投石索、箭式导弹等防御网早已在与哈马斯、真主党、胡塞武装的连续冲突中损耗巨大。 如今面对伊朗的新一轮弹道导弹攻击,防御空缺正在扩大,6月15日,伊朗仅用30枚弹道导弹就突破以色列防空系统,重创特拉维夫、海法等核心城市,说明以色列的防御能力已难以覆盖全国重点区域。 以色列还存在一个致命缺陷:国土面积小,战略纵深极为有限,一旦伊朗保持高强度的导弹打击,以色列几乎没有缓冲空间,任何一次成功的打击都可能对其政经中枢造成难以承受的打击。
此外,面对导弹威胁,以色列已开始使用心理战,内塔尼亚胡发布撤离德黑兰第三区的威胁公告,显然是在试图通过恐吓让伊朗社会先崩溃,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表明,以色列也在为可能的“拉锯战”寻找心理优势。 美军的介入虽然给以色列增加了战术选择,例如B-2隐形轰炸机可能摧毁伊朗的地下核设施,但美国的全球防空资源也已告急。 美国调动驻韩、驻日、驻台的爱国者防空系统援助以色列,这种跨区域紧急支援是以色列目前的生存支柱,却无法保证无限供应。
伊朗所面临的困境 伊朗在这场冲突中被以色列连续打击,防空系统几乎全面瘫痪,德黑兰西部雷达站失去预警能力,伊朗西北和中部的大量雷达、导弹基地、空军设施都已被摧毁。 防空火力覆盖范围骤降,连首都德黑兰都处于几乎裸奔状态,更糟的是,伊朗的情报体系出现重大失误。 早在以色列空袭前,美国已撤离在中东的家属,这一预警信号明显,但伊朗情报部门判断以色列最快在6月16日才会动手,导致伊朗开战当天防空准备严重不足。
伊朗还有内部的政治隐患,社交媒体曝光了伊朗总统的亲美言论,这在战争期间极易被视为“投降派”,可能引发高层权力斗争,影响战略连贯性。 伊朗国内对是否继续抗战存在分歧,这对持续高强度军事反击极为不利,从武器储备来看,伊朗虽然还有约2000-3000枚中程弹道导弹。 但导弹发射车、发射架、指挥系统部分被摧毁,发射效率降低,且导弹和高超音速武器单价高昂,伊朗能否持续供应存在疑问。
伊朗的无人机也存在速度慢、易被拦截的短板,打击效果远不如以色列的低成本无人武器,伊朗此前对自身核设施的防御也存在致命缺陷。 过去一年,伊朗选择配合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暴露了大量设施坐标,这一做法让以色列掌握了第一手打击数据,核查期间泄露的敏感信息,很可能成为以色列第一轮空袭精准度极高的原因。 叙利亚的彻底失守,让伊朗彻底暴露,阿萨德政权被亲美势力取代后,叙利亚成为以色列空军的直接通道。
伊朗原本将大量防御设施布局在西北部,试图防范从伊拉克、叙利亚方向来的威胁,但叙利亚政权更迭后,这些防御配置完全失去了地理优势。 伊朗虽然拥有较大国土和深度,具备较强的抗打击韧性,但如果短时间内无法恢复导弹发射能力,或如果高层政治摇摆,其战略主动权将进一步丧失。 双方该如何破局 以色列的破局关键在于“速战速决”,如果美军B-2隐形轰炸机能够迅速抵达,使用GBU-57巨型钻地弹精准打击伊朗地下核设施,并切断伊朗导弹指挥链,以色列有可能在短期内迫使伊朗屈服。 以色列的心理战和对德黑兰民众的撤离威胁,都是为了在军事压力外再增加对伊朗社会的精神冲击,试图用“快速崩塌”的模式赢下这场战争。
但如果以色列无法在未来几天彻底摧毁伊朗的核和导弹体系,以色列可能陷入反被消耗的危险,以色列的防空弹药几乎耗尽,制造业处于停摆状态,即使美国援助持续,也难以支持长期消耗战。 伊朗的破局路径则完全相反,伊朗只能通过“拖住”以色列,延长冲突时间,利用自身国土纵深和导弹库存,持续高频打击以色列核心区域,逼迫以色列首先资源枯竭。 伊朗拥有几千枚导弹,如果能保持6月15日那样的发射节奏,连续打上10天,有可能让以色列的社会和经济体系崩盘。
此外,伊朗释放的“核试验”暗示图片,表明伊朗可能在考虑极限反击选项,尽管核试验会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反弹,但对伊朗来说,这可能是唯一能迅速遏制以色列和美国进一步打击的震慑手段。 如果伊朗成功进行核试验,战局将出现极大反转,一方面,核能力成为其外交谈判的王牌,另一方面,这可能迫使美国重新评估军事介入的规模和节奏。
双方都在时间上竞赛,以色列要尽快打垮伊朗的核潜力和导弹发射能力,避免陷入长线消耗战。 伊朗要尽可能拖长战事,通过导弹饱和打击拖垮以色列有限的国防系统,并保留最后的核威慑作为谈判筹码,谁能先达到自己的战略目标,谁就有可能在这场战争中掌握最终主动权。 人民日报——《以色列突袭伊朗引发激烈报复,事态将如何发展?》
五五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